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紅十字會台灣省分會-照顧服務

我國65歲以上老人人口於1993年跨越高齡化國家之門檻(佔7.10%),2006年更提高到9.9%;行政院經建會推估至2026年老年人口估計有470萬餘人(佔20.26%),意即每5人就有一位老年長者。又經研究推估失能老人比率約佔7%(2002吳淑瓊),若失能比率不變屆時將有33萬人之多。臺北市衛生局人口資料顯示至2009年12月底臺北市65歲以上老人比率已高達12.31﹪(計有322,975人),推估失能老人約達2萬餘人口;足見高齡化社會中,人口結構改變所衍生的多元社會問題與長期照顧需求,已成為家庭、社會、政府與民間共同關注的焦點與責任。

本會秉持博愛服務宗旨,自民國80年10月迄今持續配合政府政策推展居家服務,提供失能者適切的人性化服務,並紓緩家庭照顧者的壓力,使長者能在有尊嚴、品質、安全的居家安養下就地老化。

民國80年至98年10月間本會假臺北市、縣地區協助政府辦理居家照顧服務員職前訓練53期,培訓1,060名適格的居家服務人力 資源。於民國90年11月起至98年12月期間,承接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衛生局委託辦理27期照顧服務員訓練,培訓917位合格照顧服務員。除促進中高齡者從事照顧服務再就業的機會,亦充實居家、醫院、安養護機構照顧人力不足的現象。面臨即將到來的高齡社會(老人人口超過14%),結合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賡續推動居家服務的照顧產業,以落實社區照顧服務品質與效益,積極培養長期照護人才,降低政府提升就業人口之社會成本,促進與普及長期照顧計畫之發展。

◎ 什麼是居家服務?

為使無自理能力老人或身心障礙之市民能在家中得到適當照顧,並舒解家庭在經濟、照顧人力之困擾,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特委託民間專業機構提供居家照顧服務以嘉惠市民。

 
◎服務對象

1、設籍且實際居住本市六十五歲以上因身心受損致日常生活功能需他人協助之居家老人。
2、設籍且實際居住本市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且日常生活功能需他人協助之居家身心障礙者。

 

 

 
申請資格
(一)設籍且實際居住本市「65歲以上老人」以及 「50歲以上(含)之身心障礙者」,經巴氏量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ADLs)評估進食、移位、室內走動、穿衣、洗澡、如廁等6項,達1項以上失能者:
 

1、輕度失能:1至2項 ADLs 失能者。
2、中度失能:3至4項 ADLs 失能者。
3、重度失能:5項(含)以上ADLs 失能者。

(二)設籍且實際居住本市65歲以上獨居老人,經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s)評估上街購物、外出、食物烹調、家務維持、洗衣服等5項中有3項需要協助,係為輕度失能。需要協助之定義係指「上街購物下、「外出」1分以下、「家務維持」1分以下、「食物烹調」0分、「洗衣服」0分。
 
(三)未滿50歲之一般失能身心障礙者:
經巴氏量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ADL)評估為80分以下;或81分以上且經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評估上街購物及外出、食物烹調、家務維持、洗衣服等5項中有3項需要協助者,需要協助之定義係指「上街購物」1分以下、「外出」1分以下、「家務維持」1分以下、「食物烹調」0分、「洗衣服」0分。

(四)失智症患者:
經公辦公營之公立醫院或經衛生署評鑑合格之區域級以上醫院、精神專科醫院診斷為失智症,並載明CDR(Clinical Dementia Rating)評估結果及分數達1分以上

  1、輕度失能:CDR達1分者或領有失智症輕度手冊。
2、中重度失能:CDR達2分者或領有失智症中度手冊。
3、極重度失能:CDR達3分以上者或領有失智症重度以上手冊。
(五)慢性精神病患:
  1、輕度失能:經巴氏量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ADL)評估為81分至100分,且經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評估為19至21分,並參考行為量能評估表、家庭支持功能評估表核定其補助居家服務所需時數。
2、中重度失能:經巴氏量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ADL)評估為61分至80分,且經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評估為16至18分,並參考行為量能評估表、家庭支持功能評估表核定其補助居家服務所需時數。
3、極重度失能:經巴氏量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ADL)評估為60分以下,且經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評估為15分以下,並參考行為量能評估表、家庭支持功能評估表核定其補助居家服務所需時數。
(六)智能障礙者:
  1、輕度失能:經巴氏量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ADL)評估為81分至100分,且經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評估為14分以下。
2、中重度失能:經巴氏量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ADL)評估為61分至80分,且經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評估為為14分以下。
3、極重度失能:經巴氏量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ADL)評估為60分者以下,且經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評估為為9分以下。
(七)自閉症者:
  1、輕度失能:經自閉症者生活功能及居家服務需求評估量表評估為46分至54分者。
2、中重度失能:經自閉症者生活功能及居家服務需求評估量表評估為19分至45分者。
3、極重度失能:經自閉症者生活功能及居家服務需求評估量表評估為18分以下。
(八)64歲以下設籍且實際居住本市,因重大疾病影響生活自理能力有居家服務使用需求者,其認定標準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經巴氏量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ADL)評估為80分以下。
2、經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評估上街購物、外出、食物烹調、家務維持、洗衣服等5項中有3項需要協助者,需要協助之定義係指「上街購物」1分以下、「外出」1分以下、「家務維持」1分以下、「食物烹調」0分、「洗衣服」0分。
   
 
◎ 服務內容
  家務及日常生活照顧服務:
換洗衣物、環境改善、家務與文書服務、友善訪視、餐飲服務、陪同或代購物品、陪同就醫或聯絡醫療機構、其他相關居家服務
  身體照顧服務:
協助沐浴、更衣、進食、服藥、翻身、拍背、肢體關節活動、上下床、陪同散步、運動、協助使用日常生活輔助器具、其他服務
◎ 申請方式

(一)65歲以上老人及50歲以上身心障礙者:

  1、申請者逕向本市長期照顧各區服務站提出申請,經照顧管理專員到宅評估符合資格後,應檢附申請書、身分及戶籍證明文件、其他必要之相關文件等辦理書面審查。
2、經照顧管理專員評估結果,除評估人員註明期限外,具有6個月效力,接受評估者於6個月內身心狀況改變,得檢具3個月內之身心狀況改變具體證明,向本市長期照顧各區服務站申請重新評估。
3、對於評估結果有異議時,應於接獲評估結果次日起30日內向原申請單位提出申訴,必要時得進行複評。
(二)未滿50歲之一般失能身心障礙者、5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慢性精神病患、智能障礙者、自閉症者
  1、申請者逕向各申請地點提出申請,經專業人員到宅評估符合資格後,應檢附申請書、失智症者請檢附CDR量表及失智症診斷書、其他必要之相關文件等辦理書面審查。
2、經專業人員評估結果,除評估人員註明期限外,具有6個月效力,接受評估者於6個月內身心狀況改變時,得檢具3個月內之身心狀況改變具體證明,向本局各申請單位申請重新評估。
3、對於評估結果有異議時,應於接獲評估結果次日起30日內向原申請單位提出申訴,必要時得進行複評。
 

65歲以上老人及50歲以上身心障礙者申請單位: 本市各區服務站

單位 管轄行政區 聯絡電話
東區服務站 南港、內湖 27861288-1948、55582988
西區服務站 中正、萬華 23753323、23889595-8420
南區服務站 松山、信義、大安、文山 27049114、27093600-1229
北區服務站 士林、北投 28389521、28353456-6988
中區服務站 中山、大同 5527945、25523234-3270或3272
 

未滿50歲之一般失能身心障礙者、5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慢性精神病患、智能障礙者、自閉症者:身心障礙者居家照顧評估受託單位

單位 管轄行政區 聯絡電話
臺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 文山區、大安區、信義區、大同區、萬華區、中正區 2755-5690轉210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松山區、內湖區、南港區、中山區、北投區、士林區 2570-2560
臺北市康復之友協會 全市精神障礙類別 2765-2947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創造一個豐富的生命

居家照顧志願服務工作隊   江謝籈督導

與這群無私奉獻的夥伴交手,從我踏入紅十字會開始就結了緣;接任志工隊督導工作卻是經過了4年多以後;不可否認,曾經年少輕狂的我也承受不了這群歐巴桑和歐吉桑,我們之間曾經發生過許多的生氣、懊惱、誤會與爭執;但是,只因為我和你們一樣擁有一顆赤誠、火熱的心,我們始終一起努力為老人、志工隊一起堅持下去。

志工隊於87年3月正式誓師成立,成員曾經興盛超過100人,這中間有人離去、有人凋零,但志工隊仍不改初衷,堅持服務獨居及失能的長輩,數年如一日。服務的內容從電話問安、關懷訪視,擴充到陪同就醫、社區服務、消防局緊急救援系統電話問安執勤,更是自主發展出隊上的急難救助及休閒社團。隊上的庶務全靠幹部們依自行規劃的期程逐步完成。有時候真會覺得沒有督導你們一樣可以做的很好~「我們是最棒的志工團隊」。

回想共事的歲月~點滴在心頭。我們一起踏遍中正區的每一個里鄰,希望藉由隊上的夥伴將溫暖送到每一位獨居長者的家中,多少個「寒冬送暖」~隊上的夥伴不畏風雨、大包小包,有的開車、有的騎摩托車還有的搭公車,我們總是在最短的時間完成任務,每每看見爺爺、奶奶們臉上的微笑以及道出輕輕的一聲「謝謝!」,心中萬般喜悅~今年的冬天,他們一定可以有一個溫暖的寒冬。遇到居家環境髒亂的獨居長者,我們就出動清掃大隊前往整理,由記得家中「住」有至少300隻蟑螂的資源回收婆婆,家中蟑螂到處亂竄、冰箱內發霉的東西流出一道「清泉」,都在我們的通力合作、揮汗「勞動」下,根絕極大部分的病源(蟑螂和餿水);還有資源不足的長者,我們也充當「搬家公司」,為他們搬來合適的病床動手組裝,幫助他們能有一個舒適安逸的晚年。

和大夥一起共事,因為年齡的差距是彼此學習與成長的開始,剛開始很不懂怎會有非常「出錯」的事發生,心一急也顧不得你們長我好幾歲,霹哩啪啦就唸起你們,但相處久了,漸漸的愈來愈有默契。曾經為了更了解你們的心境及效法你們的精神我到警察局去當志工,結果反而自己體認了那種豐富生命的喜悅,從你們身上學習到無私奉獻的精神,進而體認自己人生的使命。

能在紅十字會上班,是我的運氣;能與你們共事,卻是我的福氣。我們的生命很簡單的回應著我們的經驗
;近40年的歲月,從老師、長輩以及朋友,甚至是路上巧遇的陌生人,有太多被幫助、被服務的經驗,現在是我學習服務與回饋的時候,與你們一起參與志願服務是好的開始,讓我們一起為「創造一個豐富的生命」,在志願服務這個領域加油!前進!

clip_image002

因為有愛 . 所以真美

居家照顧志願服務工作隊 彭潔露

六月的艷陽照在黑色的路面,人們走在上面,深怕鞋底會沾上被熔化的柏油,路上行人稀稀疏疏,此時看見二位穿著紅十字背心的女士,頂著洋傘,緩緩走入北市寧波西街一條狹窄的巷道內,她們是例行去看訪幾位獨居長者的志工。

「 陳伯伯,吃過飯了沒?早上有到公園散步嗎?最近身體嗎?…」一連的問候,讓伯伯歡喜的站起身來,急忙穿著長褲,開門迎接。「怎麼一個月不見,伯伯瘦了許多,是那裡不舒服嗎?」,「啊,這個月天氣太熱,住在樓上睡不著,胃口不開,吃得就不多。」帶著濃濃家鄉口音的伯伯述說著。
伯伯每一個月一仟伍佰元租了這個不到二坪大的房子,樓下擺了一張桌子,二把椅子,鍋碗瓢盆都在這個房間內,有個占房間三分之一的樓梯,故格外狹小,樓上的小閣樓便是晚間休息的地方。「伯伯上樓一定要小心扶好喲,天氣太熱,是不是買個小電風扇,吹涼些再上去睡,這樣會好睡些,睡眠好,胃口自然就開了。」志工輕聲細語如對自家親人一般親切的關懷,細心的叮嚀。伯伯也猛點頭說「好好,我會記得」。

每次來訪,這位八十多歲的陳伯伯,總愛提起往事,知道這條巷內大都住著三十八年隨著國民政府遷來台灣的老人,在軍中跟著部隊南來北往,出生入死,居無定所。一直覺得不多久便會回到大陸老家,都沒在此娶妻生子,也沒有什麼積蓄。一年年的過去,什麼也沒留住,如今只是留住了滿頭白髮及歲月的皺紋。自從大陸開放,他也回家幾次,沒有太多的喜悅,景物依舊人事已非,故人舊情,才是他心中永遠的鄉愁。

離開陳伯伯的家,再往巷內走,來到九十一歲的林伯伯家,躺在床上的伯伯無法起身開門,著急的志工急忙請問隔壁的魏伯伯,他說「前二天早上到青年公園散步,不小心摔了一跤,幸好有位年輕人看見,幫忙送到醫院,如今包紮好了,回家休息」,志工們想到他日常生活怎麼辦呢?是否請社會局幫忙?魏伯伯很熱心的說「大家相處這麼久了,就如兄弟一樣。妳們放心,我們這些鄰居都講好了,大家輪流照顧,直到康復」。好一個遠親不如近鄰。

金烏漸漸西墜,微風輕輕吹動。志工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來關懷這幾位長者,雖然覺得沒做什麼事,但看見老人臉上的盼望與愉悅,心中有著無限的溫暖。在現今的社會,人情冷漠,一切以金錢、權力為上,還好有這麼一群為愛付出無所求的志工朋友,做個愛的橋樑,讓美與善注入此環境,源遠流長。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2

探視住院志工

clip_image002[4]

參加區民運動會

為我們志工隊加油!喝采!

居家照顧志願服務工作隊  李碧月

紅十字會居家照顧志願服務工作隊,是一支特別的隊伍,所有成員都是居家照顧服務員出身,照顧服務員該算是弱勢的一群,不是二度就業就是中年失業,居服員的收入也不高,所賺取的只有時薪,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但這群志工都願意撥出時間來服務獨居長者,不為名也不為利,只要看到長者臉上的笑容一切就值得了。

我們大多是四、五十歲以上的歐巴桑,外加兩位男士兆平大哥及阿興大哥,他們兩人可是隊上最寶貴的大柱子,兆平大哥還把大嫂也拉進來了,我們除了夫妻檔還有初枝姐她們四人姐妹檔,九十七年度增加一對母女檔,第一位非居服員的志工---淑君,她是我們明滿姐的女兒,這幾年來經常隨著媽媽支援我們的活動,在今年參加志工基礎訓練之後已是我們隊上最年輕的志工了。

因為在照顧服務的工作上,看到所服務的老人家,他們的孤單、無奈,需要關懷,在十年前紅十字會要成立這支志工隊時,就召集了百位隊友,一群分別居住在台北縣市的居服員,認養台北市中正區獨居長者,工作包括獨居長者電話問安、關懷訪視、還配合活動支援,如寒冬送暖等等活動,每次出勤分別從三重、土城、樹林、中、永和、板橋甚至三峽、基隆,等地來服務。最近關懷工作還增加北縣部份,每次值勤從北市搭捷運到板橋老人中心做電話問安,或者一天騎著機車跑了七、八個鐘頭做關懷訪視,也是常有的事。

志工隊剛開始所有隊務都是會裡督導做的,經過這幾年的訓練,這群志工夥伴們,在各自所能的地方付出,一群人為志工隊業務在努力,幾乎可以獨立作業了。我們的前隊長甚至把家裡的電腦都搬來,為的是方便整理志工事務,也曾為了準備評鑑工作,待在會裡整理資料二、三十個小時的幾位幹部,為了志工隊業務忙到讓家人挖苦說,妳乾脆搬到紅十字會去住好了,在這群人辛苦的付出下,所以我們志工隊越來越上軌道。

十年來我們在工作上由生疏而漸漸進入狀況,現在更是熟稔。有幾位志工已從照顧服務工作退休了,但志願服務工作不但沒退休,還增加了值勤時數,每次在職進修研討會,一定可以看到我們幾位精神抖擻的純志工夥伴們。我們的木桂姐帶著夥伴們練五行健康操,隊友們也經常在中正區各里的活動中帶動表演,還曾經為了長者們特別練了西藏舞呢!阿興哥則帶著我們的健行社踏遍近郊親山步道,除了聯絡大夥兒感情又健身,還有志工在職訓練時的海報。在這個大家庭裡,每個人奉獻自己的時間,付出無限的愛心,使我們志工隊任務完美達成,也因為大家對志工隊的認同,使我們這個大家庭充滿溫馨。

我覺得這支志工隊本身就是個最溫馨的故事,我們沒有高學歷,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也沒有任何財力的支援,最大的支援就是紅十字會,志工隊的成立是由督導老師們所促處成的,一切從零開始,業務、任務、服務乃至隊務工作,一項一項的指導,也一直在鼓舞大家的士氣,不斷給我們肯定,加油,打氣,直到今天,我們今年已經十週年了,每個隊員也以我是紅十字會居家照顧志願服務工作隊的一員為榮,也希望它是一支長壽的志工隊,希望能繼續有人力及資源加入,將服務任務能長久傳承下去。

clip_image002

志工隊活隊旅遊

clip_image002[6]

為居家長者清潔環境

紅十字會志願服務介紹

感恩的心 感謝有你

熱心奉獻 無怨無悔 做就對了!

 

本分會現有10個志願服務工作隊,近1100名志工協助從事救災、急救教育、水上安全救生、老人服務、社區健康服務等志願服務工作。每年定期召開志願服務實務工作團隊聯繫會報,邀請志工團隊幹部研議檢視工作方向及策略;並且辦理志工繼續教育強化志願服務動能,期許提供更好更專業的服務。

志工團隊:

  • 三重同心救難隊
  • 雙和同心救難隊
  • 新店同心救難隊
  • 急救教練團
  • 居家照顧志願服務工作隊
  • 中正老人服務中心志願服務工作隊
  • 板橋老人服務中心志願服務工作隊
  • 社區健康營造中心里鄰互助隊
  • 博愛服務工作隊
  • 銀髮貴人服務團

clip_image002clip_image002[4]

clip_image002[6]clip_image002[8]

clip_image002[10]clip_image002[12]

『 泳』者無懼 做就對了

三重同心救難隊  詹正來

本隊成立於民國69年,直到73年承紅十字會台灣省分會授旗成立台灣省第一支救難團隊(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台灣省分會三重同心救難隊)正式成軍。

初期由30位救生員投入自願服務工作,歷經近30年成長,目前本隊有水上安全高級教練3位、水上安全救生教練52位、高級急救教練6位、急救教練16位EMT1、T2、16位等將近百位的教練團及各級社服志工隊員200多人心懷感恩,推廣博愛服務,發揮犧牲奉獻,協勤重大災難救災,潛水打撈,夏季瑞濱蝙蝠洞,番仔澳海域,八里左岸河域,救生站救溺任務,水上安全救生急救訓練。急難救助,冬季愛心活動關懷慰問,育幼養老院,每年定期辦理捐血活動(本隊為三重市第一個舉辦捐血社團)社區簡易CPR急救推廣,本隊定期召開教練團會議及會員大會,經費來自顧問團及會員,公開透明。充分運用社會資源,回饋地方,發揮人溺己溺人飢己飢,同舟共濟之誠摯胸懷,老幹新枝各自發會專長,傳承學習。尊重包容發揚光大,紅十字會的博愛服務精神。

clip_image002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2[4]clip_image002[6]

「天使飛翔」打鼓隊成立了

傳來黃飛鴻的音樂,鼓聲響徹雲霄就知道節目開始了,這是一群由銀髮長者所組成「天使飛翔」打鼓隊,在中正老人服務中心志工隊易隊長指導及帶領下所成立的,只要有社區活動都會參加表演,為活動增加熱鬧氣氛。打鼓隊成員最高年齡是76歲 ,是老少皆宜都可學習的樂器,讓每個人精神更好突顯長者老當益壯的精神意志與自尊,達到健康老化之效益,我們也曾上國際舞台表演,今年5月中旬即將遠赴歐洲捷克布拉格與當地老人大學作文化交流,將台灣福爾摩沙旋律優美民謠組曲、民俗舞蹈、中國打鼓等各項民俗技藝展現給國際友人觀賞,讓長者擔任國際文化使者宣揚我國文化,將台灣人的精神散播到歐洲,預祝此行成功一路順風。

clip_image002

99年慶祝元宵節於忠勤里表演

clip_image002[4]

97年中正區國際安全認證表演

clip_image002[6]

97社團成果展表演

歲末感恩聯誼成果發表會

99.11.18

地點: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10樓禮堂

主題內容:邀請社區據點及鄰近社區長者團體、中心社團等共同參與,以感性、創意、溫馨之多元互動模式,傳承、觀摩、分享社團特質之經驗交流,藉由成果增進社團會員之情感交流,增強參與學習的成就感及持續學習意願。

活動成果:總計有銀髮長者及社區民眾200人參加。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99年度居家照顧服務督導員職前訓練

99年度居家照顧服務督導員職前訓練

99.11.05~11.20

地點:紅十字會第一訓練教室

主題內容: 來自台北縣市各社福居家服務單位派員參訓,活動成果:總計38人受訓。

clip_image002clip_image004

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暨各縣市支會99年業務座談會

99.10.20~21

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暨各縣市支會99年業務座談會,地點:臺南市社會福利中心5樓,來自全省支會代表約40人與會。

image image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梅姬颱風救災執行概況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雙和同心救難隊

※時間:民國99年10月21日下午6時至22日凌晨00:30

※地點:蘇澳鎮(集合地點: 蘇澳鎮公所)

※救災人員:領隊張天志隊長、彭清忠等17人

※救災設備:4部救災車、4艘救生艇

※救災實況:

(一)民國99年10月21日下午6時集合出發至臺北縣消防局深

坑第四大隊報到;下午8時抵達蘇澳鎮公所馬賽消防分隊報

到後分派任務。

(二)主要任務為搶救被水淹受困之災民,總計救出受災民眾約

15人。

(三)救災執行任務於民國99年10月22日凌晨00:30結束返回

臺北縣雙和隊址。

梅姬颱風救災志工心得實錄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雙和同心救難隊

 (民國99年21日)

*張天志隊長:

10月21日梅姬颱風前夕,頃接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及臺北縣消防局災害搶救課承辦人通知備災,旋即發佈訊息動員本隊志工做好救災準備。

當日下午6時於本隊部集結、裝備,時值下班交通尖峰時刻,北縣亦下著毛毛細雨.. 真忱的感謝本隊志工夥伴們從各職場火速趕至隊部整備。我們隨即出勤了17位救災志工、4搜救生艇、4部車輛,準時至臺北縣消防局指定集合地點『深坑第四大隊』報到。

抵達宜蘭縣蘇澳鎮公所後,即接當地馬賽派出所分派任務,前赴災區協助疏散災民工作。第一時間搶救行動不便之災民,接送至安全收容所;尚有行動自如的災民見到我們,僅抱怨已許久未進食,卻不願離開住所。

彭清忠顧問:

梅姬風災當日因宜蘭雨勢過大,淹水速度相當快,我們接獲通報抵達蘇澳鎮時,部份區域雨勢已漸歇,積水也逐漸消退。當下發現大部分災民想尋找親人,卻因通訊中斷不易聯絡而心急如焚,可是我們在現場對此卻無能為力,也因救災裝備皆使用自己的手機聯繫,無防水設備容易故障;若能於災害搶救時,備置防水的無線電裝備(通訊可達10公哩距離),將更能有效的掌握救災之時效。

陳文郎副隊長:

本隊抵達蘇澳鎮救災時,已有部分救難隊集結該處,造成當地消防隊分派任務時,區域有所重疊實屬可惜。在淹水區域協助疏送災民時,有發現民眾被自家冰箱擋住出入口而無法逃出;或因災民住所被水淹沒至胸口,再者家俱也因淹水而四處漂浮,許多物品相當沉重無法搬移,幸由救難人員抵達協助搬移才能立即搶救災民。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志工實習心得

臺北大學社工三 陳怡菁

「早安~!」是每個來中正老人服務中心的長者踏進大門的第一句話,這份朝氣總是讓我感到無比的溫暖。在中心常常看到長者們四處走動,他們總是帶著微笑、滿足的樣子與中心的人員互動,就像是把這裡當做第二個家ㄧ樣。實習前並沒有預設到這樣的景象,後來發現他們不是來做志工,就是參與社團活動,日文課、電腦課、打鼓隊…等等的活動,這些活動增加了他們和社會的互動。所有項目中最讓我驚艷的是中心的打鼓隊即將前往捷克進行文化交流,這不僅僅肯定了這些長者們的能力,更是對老人中心的一大激勵。此外,老人中心對於輔導社區工作的發展也是不遺餘力。透過這個方式提供社區中的長者更縝密的安全網,也讓我看到資源網絡連結的力量。看著社工員們的熱情與專業,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實務操作和專業理論是可以相互運用學習的。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2[5]

 

面對的態度

臺北大學社工三葉庭均

覺得在社工界最重要的就是態度。之前,我總認為社工所觸所及的皆是社會的黑暗面,這樣的想法讓我害怕去看見所謂的”真實面”,因為我怕我會對社會失望,對這個世界失望。但是老人中心的社工員們帶給我的經驗卻與我原有的思考相當的不同,社工員們能夠樂觀開朗的面對我所懼怕的那一面,這樣的堅毅打破了我既有的認知,我從來沒想過這樣一個知名的社會福利機構能夠帶給我那麼不一樣的感官,親切的指導與態度,輕鬆卻不放鬆、堅持卻不嚴肅,我在這裡看到了我所追求的態度,當我前去家訪,實際去面對我從前害怕的角落時,我發現我再也不會蒙上雙眼,假裝自己從未看見,我看故我在,當我不再害怕的那刻時我知道我得到了目前實習生活裡的第一個禮物,那就是勇於面對的態度。

中正老人服務中心

中正老人服務中心
博愛路老人服務暨保健中心賡續受臺北市政府局委辦「臺北市中正老人服務中心」,主要服務為推動以長者需求評估機制為基礎的個別化、在地化的老人照顧服務。且結盟社區資源,深入各里植根社區健康照護互助網絡外展服務,以落實福利社區化;以永續經營及開拓老人服務據點,營造老人尊嚴、安全、快樂的優質生活。促進專業成長,提升服務品質與督導績效。
我們的服務
  • §老人社會參與及福利諮詢:中心現有會員148人,開辦14個文康休閒社團有英、日文、韻律、氣功、瑜珈、中醫保健、客家歌謠等班別,還開發「銀髮族電腦培訓班」2班,長者參與踴躍。
  • §社區志願服務開發與運用
  • §社區照顧服務
  • §社區資源整合與連結:定期辦理中正區獨居長者聯繫會議,建構社區照顧獨居長者網絡地圖。
  • §社區福利宣導服務與交流活動積極參與社區創意活動,加強提供長者社會福利宣導;並且透過交流觀摩活動,提升服務品質與多元化。
clip_image002[4]clip_image002[6]
clip_image002[8]clip_image002[10]
詳全文

因為有你,獨居長者不孤獨

中正老人服務中心 社工員。林庭聿

「林阿姨又跌倒了,我們先幫他換了走道電燈,她上下樓不便請老師幫他找有電梯或樓層低的房子……」、「高奶奶的身體復原了….」、「楊伯伯作息規律、很會做菜,和志工聊了很多……」

 

這是老人中心工作人員每天和志工的對話,透過志工的回報和記錄,我們得知長者的近況,分享了長者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一旦發現長者有異狀,我們能夠即時提供必要之處理。

目前在中正老人服務中心服務的紅十字會居家志工及老人中心志工約有50位,每個月為175位獨居長者提供電話問安、關懷訪視、陪同就醫、活動支援。對長者而言,問安與訪視不只是單純的關心及訊息傳達,幾年下來志工們與長者們早已建立深厚的情誼,習慣在固定日子接到志工的問候,如果要外出也會先打電話到中心報平安,對於一些家庭成員關係疏離、社會參與較少的長者而言,志工關心更勝家人。此外,部份志工本身就是居家服務員,因為有實際照顧長者經驗,在訪視與問安過程遇到問題時更能隨機應變、即時協助。

除了關懷訪視與電話問安,少數環境惡臭髒亂又苦無打掃人力或需有人陪伴就醫的獨居老人,志工也會介入協助。在許多中正區的關懷長者活動中也都能看到志工們的身影,例如,獨居送餐公益活動、居家安全改善訪視、寒冬送暖活動,志工隊幾乎是全體動員。感謝居家志工及老人中心志工們,多年來在百忙中抽空關懷中正區的獨居長者,他們的熱忱與愛心不但讓受服務的長者倍感溫馨,也在社區中綿延。

clip_image002[4]clip_image002[6]

有愛無礙‧滿載希望

中正老人服務中心 社工員林芷芳

您能想像獨居長者和心智障礙者一起活動的畫面嗎?真的很溫馨感人……

看似社會邊緣上的兩個群體,因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中正老人服務中心與臺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的專案合作串起這樣的機會,將兩邊繫在一起。希望透過此合作方式能夠幫助心智障礙者走入社區、走進人群,也協助獨居長者能夠充權、自我肯定、再度回饋。看到長者臉上的笑容,真的很滿足。因為有人陪伴、有人聊天,或者能夠將自己的專長加以運用,變成與心智障礙者互動的橋梁,本來平淡的日子都熱鬧了起來,雖然每個月只有一次的碰面,已經讓彼此投入其中,念念不忘了,看到心智障礙者在聯絡本上,為此次活動的註記,是開心、是喜歡,真的表示我們做對了!!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clip_image002clip_image002[4]

我在中正老人中心

志工&會員陳淑貞

中正區是我的出生地,而中正老人中心是我有心回饋而來當志工的地方。做獨居長者電話問安十年來,長期和長者閒聊之間培養了深厚的感情。這些長者也一起參加中心的春秋季旅遊,玩得很開心。老人中心也是我吸收知識、身心健康快樂的園地,在中心的各項課程社團,只要時間安排得當有體力,我就會參加。歡樂歌唱班吳老師會在課堂上講一些老人健康保健愉快生活的秘訣,而歌唱班同學阿嬷都上日本教育,老師特別教一些日本歌,讓我這沒學過日文的人也會唱很多日文歌曲。 肢體舞蹈班林老師對舞蹈的編排和教學讓老人家在外參加表演得過無數獎牌,也讓我身體變得柔軟許多。手藝班,拼布及串珠,做出了許多成就感,也送了許多親朋好友。英文班,讓我找回許多忘記的英文句子。老人中心的工作人員和藹可親又熱情,讓我受益良多,充實了我步入老年的許多日子,只有感恩再感恩。

clip_image002
獨居長者寒冬送暖

clip_image002[4]
郊遊踏青舒暢身心

clip_image002[6]
參加中心社團

臺北中正安全社區計畫

 

安全。健康。福利

緣 起

clip_image002[6]民國88年12月在中正區公所區長與衛生所所長大力推介下,本分會承辦『臺北市中正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並於次年2月25日在社區夥伴共同描繪『健康福利在中正』的願景中正式掛牌揭幕,迄今已形成綿密而能永續經營的社區健康互助網絡,攜手建構『安全社區與健康城市』。針對『社區需求』,推動『學習團體』的賦權能量,建置『人力互補』及『資源共享』的『合作夥伴』關係。另外於健康促進策略方面,發展『健康飲食與運動、災害防救、環境保護、長期照護、心理衛生、菸害防治、防疫、社區安全』等主要議題;從『播種、萌芽、發展』的階段,結盟社區資源出錢、出力,用心『深耕社區』。

民國95年11月13日強化社區健康營造組織架構,成立『臺北市中正區安全社區暨健康城市推動委員會』,賡續結合跨領域社區團隊,啟動中正『安全社區』推廣計畫。藉茲建置『社區傷害監測』應用機制,激勵社區民眾自主參與,落實社區事故傷害防制議題的推動與改善。期能提升民眾安全促進知能,降低事故傷害的發生,共同建立安全、健康的支持性環境。民國96年12月2日獲取全體與會推動委員ㄧ致決議,為有效施展組織的運作更名為『臺北市中正區社區安全健康促進會』,俾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健康城市發展趨勢,積極創造21世紀『全民健康』(Health  for All)的理想。

並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安全推廣協進中心(WHO Collaborating Center on Community Safety Promotion)訂定之安全社區六大指標,積極推動『安全社區暨健康城市』發展計畫。民國97年9月17日通過亞洲區安全社區認證中心的實地評鑑,獲評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安全推廣協進中心(WHO CCCSP)六大指標之要求,而成為第146個國際安全社區網絡成員。『臺北市中正區國際安全社區』的認證,不是計畫的結束,而是承諾中正區將依循「安全社區」六大指標,應用社區事故傷害監測評估機制,針對高危險群和環境之社區需求,有效的推展社區安全促進計畫,降低社區事故傷害的發生,並持續參與國內和國際的安全社區組織,以達到永續推動安全社區之目標,詳全文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災區部落長者生活重建協力計畫

關懷部落長者 重建尊嚴生活

緣 起

民國98年8月莫拉克風災重創本分會所屬臺灣省轄區內之東部(臺東縣)、南部(嘉義縣/臺南縣/臺南市/高雄縣/屏東縣)及中部(南投縣)等7縣市災區聚落,災難搶救與災後創傷處理,及復原積極施展也面臨嚴峻挑戰。

惟囿於文化及語言因素,災民及在地社區人士皆反應長者的照顧與關懷確為缺乏。以臺東縣嘉蘭村等災區為例,部落以排灣族及魯凱族人為主,許多受災老人須透過翻譯才能溝通,若有會講母語或日語的志工協助最佳,或找當地教友協助翻譯。凸顯「在地人力」資源的養成以及跨文化議題的處理與傳承;為持續性及深入性提供部落長者生活照顧服務之重要課題。

本分會推動重建專案,自民國98年9月始著力於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賓茂村、 歷坵村為服務駐點,藉由本分會暨本會臺灣省臺東縣支會籌組工作團隊,進駐災區部落;採用「行動工作站」策略拓展長者生活重建協力方案,以培植「在地人力」植根災區長者生活照顧關懷服務,詳全文

image

99年結繩班心得報告

新店同心救難隊 劉嘉明

clip_image002新店同心救難隊每年會在三、四月份舉辦結繩班,室內課程共6天,通常是星期一至六,並在星期日進行野外課實際操作,課程內容大約有30幾種繩結及應用。今年是我第三次參加結繩班,前兩年皆因工作關係未能全程參與,今年終於全勤,也較完整瞭解各項繩結的功用。但每年課後的感受都相同一—忘記速度比學習快,因此今年結訓後仍然放一條繩索在書桌邊,隨時複習,希望不要再忘記。

室內課程主要教授繩結為主,相同繩結可能因為環境及用途不同而有不種打法,例如栓馬結就有八種打法。去年在課堂上無法瞭解為何要那麼多種打法,僅是依口訣「壓主繩穿自己」抓著繩頭方式打栓馬結。直到參加外木山橫渡活動,在海中看到蔡振龍教練將水瓶綁在魚雷浮標的繩索上,納悶繩索一端是浮標,另一端繩圈已經套在身上,是如何將水瓶綁在雷浮標的繩索上的 ? 向教練請教後才知道可以運用雙套的方式打栓馬結。若運用我原先學習抓著繩頭打栓馬結方式是無法在海中將水瓶綁在魚雷浮標的繩索上的。

去年夏天在太魯閣露營,通常將帳篷撐開的綁繩會有一片塑膠片使繩索可以單向拉緊不會鬆脫,但當天沒有帶含有塑膠片的繩索,因此臨場應變使用同樣有單向拉緊功能的布魯治克結解決問題。經過這二次經驗我想應該不會再忘記栓馬結及布魯治克結。結繩班最刺激的是野外課。人員垂降、垂升及吊掛傷患是野外訓練重點,也是實習及驗證室內所學的繩結。部分隊員會因為臨場恐懼不敢垂降,教練採鼓勵而不勉強方式進行,由隊員自行決定是否上場操作。

由於野外課具有危險性,因此劉主委在野外課集合時即表明在必要時教練會嚴厲斥責以確保隊員安全及提高警覺,先將隊員在室內課輕鬆及野外課謹慎兩種不同心情做區隔是很好的做法,希望在日後野外課能繼續提醒隊友,畢竟「安全」是所有活動及課程的共同重點。30幾種繩結,若不經常複習及運用真的很容易忘記。本課程雖然以避難及救災為出發點,但也可以運用在生活及休閒活動上,建議尚未學過的隊員皆來報名,已經上過課的隊員,也可以繼續複習。

新店同心救難隊每年會在三、四月份舉辦結繩班,室內課程共6天,通常是星期一至六,並在星期日進行野外課實際操作,課程內容大約有30幾種繩結及應用。

今年是我第三次參加結繩班,前兩年皆因工作關係未能全程參與,今年終於全勤,也較完整瞭解各項繩結的功用。但每年課後的感受都相同一—忘記速度比學習快。因此今年結訓後仍然放一條繩索在書桌邊,隨時複習,希望不要再忘記。

室內課程主要以教授繩結為主,而相同繩結可能因為環境及用途不同而有不種打法,例如栓馬結可以有八種打法。去年我在課堂上無法瞭解為何要那麼多種打法,而僅是依口訣「壓主繩穿自己」抓著繩頭方式打栓馬結。直到去年參加外木山橫渡活動,在海中看到蔡振龍教練將水瓶綁在魚雷浮標的繩索上,並納悶繩索一端是浮標,另一端繩圈已經套在身上,他是如何將水瓶綁在雷浮標的繩索上的 ? 在向他請教後才知道可以運用雙套的方式打栓馬結。若運用我原先學習抓著繩頭打栓馬結方式是無法在海中將水瓶綁在魚雷浮標的繩索上的。

另一個例子是去年夏天在太魯閣露營,通常將帳篷撐開的綁繩會有一片塑膠片使繩索可以單向拉緊不會鬆脫,但當天沒有帶到含有塑膠片的繩索,因此臨場應變是使用同樣有單向拉緊功能的布魯治克結解決問題。經過這二次經驗我想我應該不會再忘記栓馬結及布魯治克結。

結繩班最刺激的是野外課。人員垂降、垂升及吊掛傷患是野外課訓練重點,也是實習及驗證室內課所學的繩結。而部分隊員會因為臨場恐懼而不敢垂降,教練皆採鼓勵而不勉強方式進行,由隊員自行決定是否上場操作。

由於野外課具有危險性,因此劉主委在野外課集合時即表明在必要時教練會嚴厲斥責以確保隊員安全及提高警覺,先將隊員在室內課輕鬆及野外課謹慎兩種不同心情做區隔是很好的做法,希望在日後野外課能繼續提醒隊友,畢竟「安全」是所有活動及課程的共同重點。

30幾種繩結,若不經常複習及運用真的很容易忘記。本課程雖然以避難及救災為出發點,但也可以運用在生活及休閒活動上,建議尚未學過的隊員皆來報名,已經上過課的隊員,也可以繼續複習。

image 

clip_image002[5]

clip_image002[7]

急救訓練

多一分預防。少一分損失。保護身體。多一點學習。少一點傷害。珍惜生命。

本分會持續推動急救訓練,除定期開設急救員、駕駛人員急救訓練外,為培育儲備更多急救人才 ,還開辦高級急救員班及急救教練班;針對社區民眾能學習安全急救知識,更積極於社區推廣CPR宣導,促進社區安全。 為使急救訓練能深根社區、永續推廣,在本分會急救教團的積極開拓下,與臺北市中正區社區大學共同合作下,使急救訓練課程列為社區大學常態性班別,讓更多社區民眾能學習到更完整且實用的急救常識。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2[4]

clip_image002[6]clip_image002[8]

clip_image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