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同心救難隊 劉嘉明
新店同心救難隊每年會在三、四月份舉辦結繩班,室內課程共6天,通常是星期一至六,並在星期日進行野外課實際操作,課程內容大約有30幾種繩結及應用。今年是我第三次參加結繩班,前兩年皆因工作關係未能全程參與,今年終於全勤,也較完整瞭解各項繩結的功用。但每年課後的感受都相同一—忘記速度比學習快,因此今年結訓後仍然放一條繩索在書桌邊,隨時複習,希望不要再忘記。
室內課程主要教授繩結為主,相同繩結可能因為環境及用途不同而有不種打法,例如栓馬結就有八種打法。去年在課堂上無法瞭解為何要那麼多種打法,僅是依口訣「壓主繩穿自己」抓著繩頭方式打栓馬結。直到參加外木山橫渡活動,在海中看到蔡振龍教練將水瓶綁在魚雷浮標的繩索上,納悶繩索一端是浮標,另一端繩圈已經套在身上,是如何將水瓶綁在雷浮標的繩索上的 ? 向教練請教後才知道可以運用雙套的方式打栓馬結。若運用我原先學習抓著繩頭打栓馬結方式是無法在海中將水瓶綁在魚雷浮標的繩索上的。
去年夏天在太魯閣露營,通常將帳篷撐開的綁繩會有一片塑膠片使繩索可以單向拉緊不會鬆脫,但當天沒有帶含有塑膠片的繩索,因此臨場應變使用同樣有單向拉緊功能的布魯治克結解決問題。經過這二次經驗我想應該不會再忘記栓馬結及布魯治克結。結繩班最刺激的是野外課。人員垂降、垂升及吊掛傷患是野外訓練重點,也是實習及驗證室內所學的繩結。部分隊員會因為臨場恐懼不敢垂降,教練採鼓勵而不勉強方式進行,由隊員自行決定是否上場操作。
由於野外課具有危險性,因此劉主委在野外課集合時即表明在必要時教練會嚴厲斥責以確保隊員安全及提高警覺,先將隊員在室內課輕鬆及野外課謹慎兩種不同心情做區隔是很好的做法,希望在日後野外課能繼續提醒隊友,畢竟「安全」是所有活動及課程的共同重點。30幾種繩結,若不經常複習及運用真的很容易忘記。本課程雖然以避難及救災為出發點,但也可以運用在生活及休閒活動上,建議尚未學過的隊員皆來報名,已經上過課的隊員,也可以繼續複習。
新店同心救難隊每年會在三、四月份舉辦結繩班,室內課程共6天,通常是星期一至六,並在星期日進行野外課實際操作,課程內容大約有30幾種繩結及應用。
今年是我第三次參加結繩班,前兩年皆因工作關係未能全程參與,今年終於全勤,也較完整瞭解各項繩結的功用。但每年課後的感受都相同一—忘記速度比學習快。因此今年結訓後仍然放一條繩索在書桌邊,隨時複習,希望不要再忘記。
室內課程主要以教授繩結為主,而相同繩結可能因為環境及用途不同而有不種打法,例如栓馬結可以有八種打法。去年我在課堂上無法瞭解為何要那麼多種打法,而僅是依口訣「壓主繩穿自己」抓著繩頭方式打栓馬結。直到去年參加外木山橫渡活動,在海中看到蔡振龍教練將水瓶綁在魚雷浮標的繩索上,並納悶繩索一端是浮標,另一端繩圈已經套在身上,他是如何將水瓶綁在雷浮標的繩索上的 ? 在向他請教後才知道可以運用雙套的方式打栓馬結。若運用我原先學習抓著繩頭打栓馬結方式是無法在海中將水瓶綁在魚雷浮標的繩索上的。
另一個例子是去年夏天在太魯閣露營,通常將帳篷撐開的綁繩會有一片塑膠片使繩索可以單向拉緊不會鬆脫,但當天沒有帶到含有塑膠片的繩索,因此臨場應變是使用同樣有單向拉緊功能的布魯治克結解決問題。經過這二次經驗我想我應該不會再忘記栓馬結及布魯治克結。
結繩班最刺激的是野外課。人員垂降、垂升及吊掛傷患是野外課訓練重點,也是實習及驗證室內課所學的繩結。而部分隊員會因為臨場恐懼而不敢垂降,教練皆採鼓勵而不勉強方式進行,由隊員自行決定是否上場操作。
由於野外課具有危險性,因此劉主委在野外課集合時即表明在必要時教練會嚴厲斥責以確保隊員安全及提高警覺,先將隊員在室內課輕鬆及野外課謹慎兩種不同心情做區隔是很好的做法,希望在日後野外課能繼續提醒隊友,畢竟「安全」是所有活動及課程的共同重點。
30幾種繩結,若不經常複習及運用真的很容易忘記。本課程雖然以避難及救災為出發點,但也可以運用在生活及休閒活動上,建議尚未學過的隊員皆來報名,已經上過課的隊員,也可以繼續複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